Monday 20 April 2009

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

中學時常去文化中心借書,大部分的阿嘉莎克莉絲蒂小說都是從這裡借來看的,另外的一位就是馮內果了,成套的書籍總是格外醒目,很快的馮內果就成為我的目標,好笑的是當時大部分的內容明明常常看不懂,還是一本接一本借。借的都是比較有趣的書名,像第五號屠宰場啦、時震啦、自動鋼琴啦、夜母啦、泰坦星的海妖啦、冠軍的早餐啦(我印象好深冠軍的早餐完全看不懂),「祝妳生日快樂」則是屬於不吸引我的那一類書名。馮內果系列我後來並沒有看完,不過總覺得馮內果是我青春的一部份:p等我大學時想要再繼續時,這套書已經絕版了,人又不在嘉義,僅僅在研究所時複習了我最喜歡的第五號屠宰場。前幾天在學校圖書館看美國劇作專區,突然發現馮內果的名字,才注意到原來「祝妳生日快樂」並不是小說!於是我對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第一次產生了興趣。

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是一個現代版Odysseus返鄉的故事,希臘神話中Odysseus在外歷險多年後回家,殺了所有妻子的追求者(這是非常簡略的大意),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中的Odysseus則是一個愛好探險狩獵的戰爭英雄Harold,和同袍去雨林探險找鑽石,失蹤八年。他的妻子Penelope有兩個追求者,一個是崇拜Harlod的吸塵器推銷員,一個是熱愛和平的醫生,Penelope選擇了醫生當未婚夫。Harlod和Penelope育有一子Paul,對兩個追求者都非常不爽,對父親則是非常景仰,雖然他根本不記得父親。Harold失蹤八年後,在生日當天回家,他跟同伴真的找到了鑽石(不過他本來就很有錢,他是為了探險而探險),但是迎接他的卻不是他所期待的...

除了對Odysseus故事中男女關係的重新詮釋之外(放在現代,當然女性不會傻傻的等),另一個重點是「英雄」觀念的改變,劇中的一個論點就是好殺武勇的英雄如今不再受歡迎,相反的這是一個屬於「拒絕殺戮的英雄(the hero who refuses to kill)」的時代。劇中的德國鬼魂角色Siegfried von Konigswald和Harold的旅伴Looseleaf(設定為投下長崎原子彈的飛行員)也增添本劇許多反戰的意味,一如馮內果的小說作品。

-------------
Greek Mythology.
Vonnegut, Kurt Jr. 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 Frogmore: Panther Books ltd, 1975

Wednesday 15 April 2009

Riders to the Sea

Riders to the Sea是大學戲劇課上過的劇本,是愛爾蘭劇作家Synge的獨幕劇,我記得那堂課大家都沒有先讀過,老師有點生氣,因為是很短的劇本,對不起我一直拖到了現在....可能我累積的罪惡感不知不覺美化它,看完之後覺得不如預期。

這劇本講的是一個愛爾蘭漁村裡,老婦Maurya在大海奪去她丈夫、公公、四個兒子的生命之後,第五個兒子也海難失蹤中。有人從北方送來一具浮屍(已經在北方下葬)的衣物給家屬指認,Maurya的兩個女兒從補丁確認是第五個兒子的衣服沒錯,她們決定先瞞著Maurya,因為她已經在崩潰邊緣,同時,第六個兒子騎著馬要去海邊尋找哥哥時,Maurya看見第五個兒子騎著馬跟在第六個兒子後面(沒有演,是Maurya講給女兒聽),(就是看到鬼而且這鬼還要抓交替[in 台灣鬼故事's sense],這在愛爾蘭傳說中好像也很普遍。)所以Maurya還是知道第五個兒子死了,而且預料到第六個兒子馬上就也要死,果然第六個兒子真的立刻就傳來死訊,這個時候Maurya反而很冷靜,大海再也奪不走她的親人了。

不如預期是因為女兒們的反應一直很不自然,而Maurya也不是很在意女兒們的樣子,很明顯是男人寫的劇本...

--------
Synge, John Millington. Riders to the Sea. in The Complete Play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0.
--------

Tuesday 14 April 2009

Bus Stop

相對於Wilder的Our Town,William Inge的Bus Stop*是很規規矩矩寫實主義但是我比較喜歡的劇本。暴風雪的深夜,一台巴士開到了巴士休息站,車上所有人(司機一人、乘客四人)都聚在站旁的餐廳,餐廳裡有兩個女侍(其中一人是老闆),還有警長。交通中斷所以司機和乘客必須等道路開通才能繼續旅程,於是八人就在餐廳裡度過了一夜。

女老闆跟司機有曖昧,乘客中有三人是一夥的,分別是強逼女朋友跟他結婚的年輕帥牛仔、被逼著要去結婚但是根本不認為自己是他女朋友百般不情願的夜總會年輕女歌手、還有帥牛仔形同父子的朋友歐基桑牛仔,從十歲就開始照顧他。另外一個乘客是卸任大學教授,他對餐廳的年輕正妹女侍(還是學生)非常有興趣。情節圍繞在三對男女身上,帥牛仔和女歌手的部分比較搶眼,最後帥牛仔和女歌手在警長和歐吉桑牛仔的干涉和協助下終成眷屬,女老闆跟司機偷偷上了床,繼續曖昧,教授原來是疑似校園淫賊,但是他最後放棄了對正妹女侍下手的意圖。
如果要一句話打死,就是「一群寂寞的人在半夜被困在餐廳裡抬槓」,關鍵字lonesome一直出現。(slogans:「寂寞的人坐著等車」「你我相逢在黑夜的餐廳」「寂寞的人請你舉手」 )女老闆和歐吉桑牛仔這兩人特別寂寞,歐吉桑牛仔最後甚至沒有跟巴士一起走,而是打算開始一段未知、未計畫的流浪。

前兩幕都是realtime,第三幕是五小時後路終於通了。

雖然我比較喜歡Bus Stop甚於Our Town,但是Bus Stop也並沒有得到我的愛...因為真的很規矩...如果能更凸顯女老闆和歐吉桑就好了,他們戲份超少的。

-----------------
Inge, William. Bus Stop. New York: Dramatists Play Service, 1956.
-----------------
*會把這兩個劇本連在一起純粹是因為我之前把它們搞混。

Wednesday 8 April 2009

Our Town

美國劇作家Thornton Wilder (1897-1975)的普立茲*得獎作品Our Town全劇分為三幕,演出小鎮生活的三天,第一天是非常樸實平淡的普通日子,第二天是三年後的一場婚禮,第三天是九年後的一場葬禮加上死者的亡靈短暫回到十四年前的早晨。第三幕比較特殊,角度是死者而不是生者,但是死者一開口,還是老套。雖然有很多非寫實的手法,例如空台、極簡的布景、和觀眾一起穿越時空的敘述者(Stage Manager)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在Thornton Wilder的時代也還算得上新奇、實驗,但以本質主義的角度來看,Our Town實在屬於那種表面上不寫實,但是骨子裡寫實的類型,在第一幕中Stage Manager就說了:

So I'm going to have a copy of this play put in the corner-stone and the people a thousand years from now'll know a few simple facts about us—more than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and the Lindbergh fight.

See what I mean?

So—people a thousand years from now—this is the way we were in the provinces north of new York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This is the way we were: in our growing up and in our marrying and in our living and in our dying. (33)


換言之本劇的寫實之處是在各人物的行為(與日常)之中。由此看來,外在呈現與內在精神不免有點扞格,劇中刻意非寫實的設計是不必要的,因為這麼做的意圖不明,像是為了不寫實而不寫實。我認為Our Town最大的缺陷在此,到最後兩頁我都還認為有機會逆轉這個缺陷,可惜最後並沒有發生。

-----------
Wilder, Thornton. Our Tow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3.
-----------

*The Pulitzer Prizes在台灣比較為人所知的是美國新聞報導方面的獎項,其實也是美國文學(包括戲劇、小說、詩、評論、傳記、廣義Non-fiction[勉強稱為散文])和音樂的重要大獎。Our Town是1942年的得獎作品。Thornton Wilder是唯一同時有作品在文學獎項跨類別獲獎(得過一次小說、兩次戲劇),得獎次數僅次於詩人Robert Frost和劇作家Eugene O'Neill(四次),與劇作家Edward Albee並列第三。

Tuesday 7 April 2009

Danton's Death

Danton's Death是德國劇作家Georg Buchner(1813-1837)以1789年法國大革命功臣之一Geroges-Jacques Danton (1759-1794)為主角所寫下的紀實劇(documentary drama)。革命後新政府領導人Maximilien de Robespierre (1758-1794)發動恐怖統治(Jacobin Reign of Terror),Danton也成為祭品之一,然而在被捕前他早是縱情聲色的行屍走肉,因為革命後他擔任司法部長時批准了 Jean-Paul Marat* (1744-1793)的「九月大屠殺」(1792),將獄中的千名囚犯處以死刑,從此罪惡感深重,對政治也失去熱情。這個劇本雖然很具悲劇性,但是處理得並不煽情,作者以淡筆描繪Danton的罪惡感根由,從劇本一開始Danton的人生就已經是虛無、疲倦、不掙扎,Buchner劇作全集英譯版的introduction說得很好:

It is like seeing the final moments of resignation of a classical five-act tregedy expanded to fill the whole performance without the action that incurs guilt and without /anagnorisis/, the moment of recognition that brings quiescence. (Patterson 1994: 4)
(整齣戲就好像是古典五幕悲劇的結尾延長而成,沒有演出造成主人翁罪惡感的行為,也沒有頓悟後帶來的解脫。)(因為這都是古典悲劇在結尾之前演的內容。)

全劇除了主要劇情之外,還包括了許多宗教、哲學、政治、社會的辯論,雖然動不動就長篇大論,但是讀起來不但不艱澀還頗為吸引人,英譯Howard Brenton**應居首功。這個劇本人物非常多***,讀完一次差不多就知道法國大革命後重要政治人物有哪些,但是對法國政治史一無所知的讀者如我,在註釋的協助下,並沒有構成什麼理解困難。肅殺凝重與及時行樂的兩面氣氛營造得十分成功。雖然劇本讀起來是比較偏向寫實主義╱自然主義,不過實際上Danton's Death的首演是表現主義,就跟Buchner的另一個重要劇作Woyzeck一樣,Buchner的「發現者」是德國表現主義戲劇的藝術家們。

Buchner劇中對政治和社會關懷使後代德國自然主義劇場(以Gerhart Hauptmann為首)、表現主義劇場和更後來的Brecht史詩劇場都十分推崇他,特別是Brecht更認為Buchner是現代戲劇之父。很難以想像Buchner竟然二十三歲就因傷寒病死,Danton's Death是他在二十一歲時只花了五週就完成的劇本處女作,世界上有這等天才不禁要讓人起一陣雞皮疙瘩,以為致敬。

-----------
Buchner, Georg. The Complete Plays. Ed. by Michael Patterson. London: Methuen, 1994.
-----------

*Marat在1790年將五百人送上斷頭台。他就是Peter Weiss名作Marat/Sade裡的Marat。
**Howard Brenton同時也是英國當代劇作家,看了他的翻譯之後我開始想讀他的劇本了。
***其中和Danton一同入獄、處斬的Camille Desmoulins 最年輕,只活了三十四歲 (1760-1794),他也最讓人同情。四月五日我讀完這個劇本才發現,距離Danton等人被處死之日一天不差,整整215年。

Wednesday 1 April 2009

The Machine Wreckers

最近整理電腦發現很久以前下載的楊維中(zonble)的碩論《恩斯特‧托勒劇中的人文主義 》,大概都有三四年歷史了,一直沒看,也一直沒刪,主要是因為我對表現主義戲劇有愛*,但是並沒有進一步研究的迫切需求,趁著最近比較有空終於讀了,可是我明明一個Toller的劇本都沒讀過。

很巧合的是本校圖書館藏中,zonble碩論寫的那幾個劇本也全部都沒有,不過該碩論撩撥起我對Toller的興趣,所以我還是借了Toller以織工為題材所寫的The Machine Wreckers(機械破壞者)。這個版本是Royal National Theatre在1995年演出順勢出版的譯本。

Ernst Toller (1893-1939)乃是德國表現主義先驅,The Machine Wreckers是他的第三個劇本,於1922年柏林首演,背景設定在1812-1815年間的英國Nottingham,序場是英國上議院正在進行破壞機器的人處以死刑的法律的表決,儘管Lord Byron(就是詩人拜倫)慷慨陳詞反對(這是史實),還是孤臣無力可回天。接著劇情便圍繞著一群貧困的男女織工們發展,情節不特別集中在特定角色,Jimmy Cobbett勉強算是主角,用表現主義的「modern Everyman」標準來看,Jimmy Cobbett更是不符合,最明顯的是沒有經歷什麼考驗掙扎蛻變,如果以此作為標準,那麼以Ned Lud為首的織工們在殺人後好像還比較接近,這個劇本好像也是在精神上屬於表現主義,結構和形式不太典型。

讀這個劇本時除了跟zonble的碩論中提到的幾個特點相對照或印證之外,讓我注意到的是跟宗教的密切關係:老織工(Old Weaver)以及其他人們談及的神,機器跟神的疊合,機器跟撒旦的疊合,以及Jimmy Cobbett的martyr(殉道者)形象,Beggar的prophet(先知)形象以及John Wibley的Judas(猶大)形象。

其實在一開始(第一幕結束)就已經提及"brother Judas",暗示接下來的結局,當然如果John Wibley是Judas,那麼被他出賣並且死得很慘的Jimmy Cobbett不只是martyr,而是Christ了。主角Chirst-like也是表現主義的一項特徵,在當代的德國電影也還可以看到。如果對基督(以及尼采)有所粗淺認識的話有助於體會這種類比。

機器是神或撒旦的議題則讓我想起了Eugene O'Neill一個早期的劇本Dynamo(算O'Neill的冷門作品),印象中也算表現主義風格,算是當時表現主義流行的題材?尤其是機器好像有了生命的那一段,但是我劇情忘記的差不多了,七八年前讀的...不過The Machine Wreckers相當清楚的藉著Jimmy Cobbett之口,指出無產╱藍領階級的敵人是壓榨勞工的資本主義,而不是機器本身,只是織工們將兩者混淆,不敢反抗(或已經習慣被剝削)資方,只好拿機器出氣,在John Wibley的挑撥之下又認為Jimmy Cobbett是為敵方說話,最後不得不悲劇收場。

老實說我也覺得是神也是撒旦的,是網路啊,而且網路對眾生是平等的,稱網路為新興宗教應不為過。(離題很大。)

-----
^楊維中。《恩斯特‧托勒劇中的人文主義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3。
^O'Neill, Eugene. Eugene O'Neill : Complete Plays 1920-1931. Library of America, 1988.
^Toller, Ernst. The Machine Wreckers. London: Nick Hern Books, 1995.
-----

*喜歡表現主義戲劇是因為我覺得這些劇作家們充滿理想又有點天真(所以偉大),以及舞台設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