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 November 2007

Blood Brothers

by Willy Russell

這好像是我看過的唯一一個音樂劇劇本,
"It is one of the longest-running plays of all time, with the 1988 West End production still running after nearly 20 years." (wikipedia)
不過呢,劇情實在是老梗到不行,好像台灣連續劇的劇情XD

故事大概就是有個苦命女,已經生了一堆小孩了又懷孕,還是雙胞胎,她幫傭的老闆娘很想要小孩但生不出,半哄半騙的要了其中一個來養(異卵雙生所以不像),雙生子出身於地位懸殊的兩個家庭,但是小時候的幾次相遇讓他們結成好友,即使老闆娘為了避免失去這孩子而極力拆散他們並搬家,也沒有影響他們兄弟般的友情,後來窮人家的這個因為失業只好幫搶劫的(另一個)哥哥把風,失風被捕被抓去關,而且因為非常後悔&目擊哥哥殺人而染上憂鬱症,在監獄裡漸漸變得很依賴抗憂鬱藥,等到行為良好假釋出獄後,因為坐過牢加上吃藥的副作用(遲緩),工作更加難找,幸虧妻子(青梅竹馬,有錢雙胞胎也喜歡她)去找有錢的那個幫忙才找到工作,窮的一方面很不甘心,但是也努力戒藥,這時候老闆娘跑來告密(超怪),說他妻子跟有錢那個外遇了(事實沒錯),原本就對有錢那個有點心生嫉妒的他再也受不了就拿著槍要去殺他,母親急忙趕來要阻止,說出他們倆人是親兄弟的祕密,要他停手,可是他一聽更生氣,因為他很希望當初被選走的是他,於是他還是開槍殺了有錢兄弟,而警察也在同時擊斃了他,完~

不知道為何可以連演二十年,可能歌很好聽或演出方式有趣(成年人從雙生子小時候開始演)吧!?一定是劇本以外的原因XD

Russell, Willy. Blood Brothers. London: Methuen Drama, 2001.

Monday 22 October 2007

The Country

by Martin Crimp


--我剛開始看覺得滿好看的,但是他的格式很Annoying。

--就像現在這樣。

--沒錯,就像現在這樣,完全不知道講話的是誰。

--還好他每一場戲都只有兩個角色出現。

--補充一下,總共三個角色。

--結論是等你稍微有點名氣地位,你想怎樣搞就怎樣搞,管他讀者去死。

--他有很仁慈的給一點舞台提示讓我們知道講話的大概是誰。

--不過看久了習慣了就還是摸得清啦。

--所以他沒錯,是我們不好,我們被閱讀習慣制約。

--屁!當然是他的錯。

--相對於格式,有更嚴重的問題。

--我知道!我看不懂!

--我看不懂最後一幕。

--最後一幕之難解,讓前面本來懂的部份也變得不懂了。算是我沒慧根好了。

--對,你沒慧根,哈哈。

Sunday 5 August 2007

亂談老莎

莎士比亞真的很偉大。

我跟老莎打交道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小時候讀《王子復仇記》*,這本書是星光出版的,給兒童看的莎翁故事集,由桂文亞把劇本改成簡單版的白話注音故事。刪減掉很多支線,例如《李爾王》省略了Gloucester的副線。薄薄的一本而已,但是包含大部分老莎比較著名的劇本如四大悲劇、暴風雨、雅典的泰門、羅密歐與茱麗葉、仲夏夜之夢等等,好像沒有歷史劇。這本在我家是少數西洋文學作品相關的書(我家中國相關的比較多),跟《希臘神話故事》並列,等我升大學後才知道,原來在外文系大一這兩本注音版就可以差不多吃遍天下XD

岔題了。

國小時期《希臘神話故事》對我的吸引力還是比《王子復仇記》大,即使後來老媽不知道從哪裡借來了莎劇中文譯本也沒有取代《希臘神話故事》地位,不過還是看了不少,印象比較深的倒是《王子復仇記》裡沒有的故事《第十二夜》以及《王子復仇記》中說得比較不清楚的《暴風雨》,是因為比較不熟悉而印象深,還是因為是喜劇才印象深,當然不可考了。

那些譯本是借來的,所以也沒什麼複習機會,都是看一遍而已,還書後還是重回《王子復仇記》。小時候都喜歡一直看同一本書。

到了國高中,喜歡看的書領域變大了,而且又變成自大狂,老莎這種古典作品既然已經知道劇情,就也不太會想主動去讀,甚至還有點輕視,覺得其中的一些故事也沒什麼太特別,只有馬克白我一直很喜歡,但不管是輕視還是喜歡,都是我的偏見而已,因為我對老莎的印象主要還是來自《王子復仇記》這本改編故事。

到大學時我的老莎常識基本上並沒有比國小長進多少,大一西洋文學概論,我第一次讀到老莎的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the summer's day)還有King Lear,我才發覺原來這老頭的劇本 還 真 他 媽 難 讀

大二英美戲劇課又上了一次King Lear。

英美文學再上一次,媽啦,上了三次,這些老師是怎樣,一意孤行XD

但是老師們知道有上過,所以講得也比較潦草,而我也因為每次都覺得已經上過了而不太認真,直到大四因為偏愛某師,選修了莎士比亞選讀,大概才是第一次精讀King Lear吧

(所以King Lear上了四次....)
(第四次學生才認真讀,難怪老師那麼堅持。)

除此之外,這堂課幾乎所有重點劇也都上了(我承認還是沒有都讀...),而且這堂課也開始比較難,我也才了解為什麼在大三以前沒辦法仔細上,一方面英文還太爛,另一方面講深一點我也聽不懂吧....

簡單說,大學階段讓我覺得老莎很重要,雖然是這樣,並不特別感到有趣或有興趣。

研究所一年級修了非常恐怖的莎劇獨白研究,驚死害怕上台背誦的我,大概是我人生中最痛恨老莎的時期,這是遷怒,修完之後就不恨了。但這堂課讓我第一次背起了老莎的台詞,也開始細讀一些名句,也不是沒有收穫啦。

直到去年初,我才發覺老莎的價值不是在我大四那堂運用各種理論所解析的之中,而是回歸舞台與人生

見山又是山哪。

在看戲、想劇本、讀書的時候,我開始常常聯想到老莎的某些劇本,未必是這些東西受到老莎的影響(例如中國隋朝楊堅/楊勇/楊廣的歷史故事就很Gloucester/Edward/Edmund,但是跟莎士比亞顯然不可能有什麼關係),這讓我不禁懷疑,老莎果真已經寫遍所有可以寫的東西了,而且還寫得很好,那些讚美的話,不是單純吹捧欸,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他寫下的不只是文學,不只是戲劇,是人生欸!(((((回音不已)))))

敬佩。

還有我現在最喜歡的莎劇終於變成King Lear了。

*《王子復仇記》
出版社:民生報
作者:桂文亞
圖:楊恩生
ISBN:9570803606

Thursday 22 February 2007

The Crucible

這篇好像以前有在ptt發過。2012年因為重讀了劇本,再稍微修改增補。

Arthur Miller的作品,曾兩度拍成電影,1996年版由Daniel Day-Lewis and Winona Ryder主演,台灣翻譯為《激情年代》(…)。演技之王Daniel Day-Lewis因為拍了這部片而認識Miller的女兒Rebecca,Rebecca在電影圈也十分活躍,既編又導也演。

本劇是關於美國十七世紀witch-hunt的故事,Miller選擇這題材寫作的主因是寫作的同時美國瀰漫的麥卡錫主義(赤色恐怖;恐共造成的迫害)因此頗有以古諷今的味道。

Miller並不掩飾他的諷刺意圖,甚至在劇本的內容中就大剌剌地花了好幾頁在寫他對美國政府以
掃蕩共產主義之名行恐怖統治之實的不滿。Miller也因這個劇本被列入黑名單。

仗著看過電影,就一直拖著沒讀這個劇本,畢竟它的情節不是讓人很願意再看一次(太黑暗了)。這幾天因為某原因把劇本找來讀,沒想到有個意外發現,是看電影看不到的。

是Miller的舞台指示(stage direction)--如果那可以稱之為舞台指示的話。

在舞台指示的部分,除了如上述的敘述會時不時插入劇本之中以外,Miller也常用小說筆法用極大篇幅交代出登場角色的人物性格、他的背景來歷、甚至他的未來遭遇,這在劇本中是很少見到的,也很難行得通,事實上,實際演出中這些敘述當然是完全被刪除的,而觀眾在欣賞時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這樣的劇本模式對讀者似乎也是干擾的成分為多,因為劇情發展不斷被打斷,發現作者又要出來長篇大論,真的滿想跳過去:p 以前給過我類似感覺的大概只有Eugene O'Neill的獨幕劇Hughie(完全是在寫小說…),不過The Crucible似乎在這方面更誇張一點,但用意自然不同,具有臧否真實人物的目的,所以

最近麥卡錫主義有點還魂,對此有興趣的不妨讀讀這劇本。有中譯本,跟電影一起推出的,這年頭很少有這種劇本行銷手法了,真是珍貴啊。

Wednesday 21 February 2007

The Censor


by Anthony Neilson
劇情是在講一個拍了不知道是色情還是藝術的電影的女人(我一直把她當導演,可是有看到網站說是女演員)Miss Fontaine,以及電檢員(The Censor)兩人之間發生的事。

一開始Fontaine就採取色誘方式想讓電檢員通過她的電影,嚇壞了電檢員;接著觀眾發現電檢員的婚姻很詭異:他老婆公然外遇,外遇對象還想找他好好談一談感情問題。電檢員又找了Fontaine來面談,要她好好說明這部電影的意義,因為他怎麼看都是hard core porn,如果不能說出其中有什麼藝術價值,是不可能通過電檢的(而他也只是電檢的第一關而已),在Fontaine的誘導之下,電檢員對這部電影有了一點點不同的感受,Fontaine說即使畫面中盡是性器官,也是充滿著許多訊息,例如第一場影片中的兩個人是第一次做愛,所以都還在摸索、認識對方身體的階段。因為Fontaine的「循循善誘」,電檢員也跟她發生了關係,幾次見面都有進展,先是Fontaine脫衣,接著是Fontaine為電檢員手淫,後來Fontaine讓電檢員用手指進入,最後是兩人做愛。

Fontaine讓電檢員某種程度上克服了婚姻困難,但是電檢員對那部電影還是只有最膚淺的認識,Fontaine也一改原本誘惑的形象,變得很疏離,Fontaine以有約為理由幾乎馬上離開。在下一場戲,電檢員發現報紙上報導Fontaine在紐約旅館被毆打致死,他情緒非常激動的哭了出來,妻子不知所以,以為他在為婚姻問題傷心(這是原本他們的話題),妻子也說出了真心安慰的話(雖然是在講他們夫妻的事)。最後一場戲,電檢員重看了Fontaine的電影,露出微笑,他懂了這部電影。

……可是我不懂!(捶牆)

我給這個劇本的「事後評價」滿高的,但是「當下評價」不高,就是說,有些場景固然很刺激,但英國in-yer-face類型劇本裡這樣露骨的表演看多了很煩,常會想,呃,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表達你的意思嗎?這是當下評價不高的理由,不過其實這個處理方法跟它的題旨相符,未必是為刺激而刺激,所以過了一陣子沈澱以後評價就提高了。

封底有評論提到Mamet的Oleanna,會把這兩個劇本link在一起大約是因為同樣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並且充滿緊張感吧,不過這樣的類比到最後就不成立了,Mamet讓我覺得他骨子裡還是覺得女人很需要被征服,哈哈。The Censor裡的Fontaine是另一種男性觀點的女性XD(大概是像女神那種)。

-----
Neilson, Anthony. The Censor. London: Methuen Drama, 1997.
Mamet, David. Oleanna. New York: Dramatists Play Service, Inc.,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