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台灣以外的現當代亞洲劇本都不太熟(汗),東南亞方面更只知道郭寶崑(汗),而且只看過戲沒看過本(看的是將《棺材太大洞太小》改名為《棺材大過窿》的香港來台版本)。記得很久以前去中正圖書館有「巧遇」過一本,不過不是學生也不能借,只有隨便翻翻。沒想到在圖書館以外要取得還真是超困難欸!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在此向大家介紹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註冊了帳號之後就可以線上閱讀《郭寶崑全集 : 1990年代》了,這本書是郭寶崑全集的第三卷,但沒有其他的!喂怎麼這樣!郭寶崑的華文戲劇有三卷啊!無論如何,收錄了〈老九〉、〈鹰猫会〉、〈OOO幺〉、〈黄昏上山〉、〈郑和的后代〉、〈借东风〉、〈阿公肉骨茶〉、〈灵戏〉、〈外交家说相声〉。解析度差強人意。
〈老九〉
故事本身滿典型華人社會的呈現,考生和考生家長可以看一看\( ̄▽ ̄)/ 詳細內容別人已經寫過了:讀郭寶崑《老九》供您參考。
我主要想談的是讓我乍讀很熟悉又陌生的語言的部分。有跟台語差不多的新加坡閩南語(有沒有更精確的說法?)、新加坡Mandarin(好像不能說是新加坡普通話,也不是新加坡國語啊)、英語和一點點馬來語、印度語,在口語上超級大混雜好好玩XD,我去過新加坡自助旅行一次,實際上遇到的人是沒有混到這麼嚴重,但劇本中那樣的使用方法作為一個台灣人是滿可以想像的,這種情形能不能用後殖民來解讀呢?畢竟這個混雜好像更接近較均勢的移民社會而不完全是殖民社會(除了英文部分)的結果。台灣雖然號稱多元文化,不過現代劇場使用的語言倒是很「主流」,其中國>台,佐以英日。有講到客語的戲好像依稀有一些,也許在地方劇團會比較多?原住民語的作品最近是比較有在獨立發展的感覺,但漢人中心的作品還是很少使用原語台詞,當然遑論新移民的各種語言了。你有看過劇場裡漢人A鼓勵漢人B的時候說saicelen(阿美語)或lokah(泰雅語)嗎?聽到「頑張って」的機率高很多哩。好,我只是要講,我們在劇場語言上離多元比自以為的還遙遠很多。
我目前只讀到〈老九〉而已,剩下的以後再慢慢補XD